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期刊中心 >>學術研究 >> 立足于互聯網時代 文化館多措并舉繁榮群眾文化
详细内容

立足于互聯網時代 文化館多措并舉繁榮群眾文化

时间:2023-10-31     作者:何 云【原创】

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展開群眾文化活動以及藝術學習交流的展示平臺。文化館能夠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文化傳承。但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藝術素養和文化修養。因此,文化館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和傳播文化,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打造數字化文化館,進行技術創新和信息傳播;诖,現探討目前文化館服務現狀,并提出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策略。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文化館的文化傳播和公益文化服務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化為文化館傳播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新型藝術文化展示形式的出現使得文化可以更加快速、廣泛地傳播。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大大提高了文化的傳播效率和影響力。然而,數字化也給文化館帶來了諸多挑戰。一方面,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文化館服務模式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另一方面,網絡安全和隱私問題也給文化館的公益服務帶來了挑戰。

基于此,文化館必須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要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提高服務水平和文化供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文化館在供給方式、文化氛圍、服務質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文化館如何快速搭建數字化服務平臺,優化服務體系展開了深入分析。

文化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服務體系不完善

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其工作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著公眾的文化權益和社會的文化發展。目前,文化館服務體系不完善,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員對文化館工作的認識不足,缺乏責任心,這給文化館的工作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1]。

還有部分文化館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存在認識不足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字文化館的建設進程,使得群眾無法便捷、高效地獲取文化館提供的服務。

建設基礎薄弱

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其建設和運營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如果資金投入不足,就會導致文化館的硬件設施、軟件服務等方面無法得到保障,從而影響其服務質量和效果。

另外,部分文化館人才隊伍建設不足,導致文化館專業化程度低,服務能力有限,從而影響其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文化館傳統服務模式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制訂特色活動方案,從引導者角度進行文化傳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館需要更新和改進服務模式,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段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其中建設數字文化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2]。

互聯網背景下文化館新特征

文化館受到互聯網新技術的影響,其服務特征和平臺傳播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帶來了全新的傳播效應。

傳播形式多樣化

文化館不再受限于傳統的陣地服務和流動服務模式,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將線下服務流程轉移到互聯網上,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和豐富的文化服務[3]。例如,通過數字化技術,文化館可以將線下的展覽、活動、演出、培訓等文化服務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并轉移到互聯網上,如此群眾便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服務。這不僅可以讓群眾更好地了解和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也可以讓文化館更好地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反饋,進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

總之,數字化技術為文化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服務空間和更加多樣化的服務形式。

受眾更加廣泛

以往文化館因為空間和基礎設備等條件的限制,服務范圍相對狹窄,主要為轄區內的廣大群眾提供文化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群眾文化需求的多元化,文化館需要更加積極地擴大服務范圍,滿足不同群眾的文化需求。數字化技術的引入為文化館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使其服務范圍更加廣泛。

此外,數字文化館還可以整合和分類各種文化服務資源,建立數據庫和數字化服務平臺,提供更加全面和精準的文化服務;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興趣愛好,為其推送相關文化信息資源,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還可以以多種形式呈現其藝術文化,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讓群眾可以更加直觀、生動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傊,數字文化館在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的同時,還能激發群眾的興趣,使文化館的受眾更加廣泛。

文化服務提升

建立數字文化館不僅可以消除地域邊界限制,豐富傳播內容,還可以提高傳播藝術文化的速度和擴大傳播范圍,使得群眾可以隨時隨地享受文化服務。也就是說,只要在有互聯網的地方,群眾就能隨時獲取文化館的信息,自由享受文化服務。這種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內容更加全面

在互聯網新形勢的影響下,文化館以往的活動策劃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群眾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文化館需要積極探索和創新活動策劃模式。建設數字文化館可以實現跨邊界服務,這既能保證服務的層次化和多樣化,也能保證傳播內容的專業性,還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興趣推薦相關的文化資源和服務。這種方式不僅能增加文化館與群眾的互動,還能幫助文化館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互聯網新形勢下文化館創新群眾文化的策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館開始建設數字文化館,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需求,并推動文化內容的創新和傳播形式的豐富。如何有效發揮數字文化館的作用創新群眾文化?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線上和線下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目前,很多文化館都開始建立數字文化館。但是對于部分文化館來說,在線上和線下平臺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線上平臺可能存在內容更新緩慢、資源單一的問題。這是由于線上平臺的維護和更新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如果文化館缺乏足夠的資源和人力,就可能無法實現對線上平臺的內容的及時更新,也無法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務。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線下平臺資源豐富但線上平臺資源被大量浪費的問題。這是由于文化館線上和線下平臺的融合度不夠,沒有將線下資源有效地轉化為線上資源,也沒有將線上資源有效地利用到線下[4];诖,如何充分利用數字文化館整合線上和線下平臺資源,實現群眾文化創新,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以“現場直播”欄目為例,其是北京數字文化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在線下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的同時進行網絡直播,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參與其中。這種模式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使文化的傳播更加廣泛和深入。該欄目成功地實現了線上線下平臺的連接,為群眾提供了一種參與和接觸文化活動的全新體驗。需要注意的是,數字文化館具有開放性,數字文化館的成功建設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支持;同時還需要規范服務,加強版權保護意識。

打造線下體驗專區

為了給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文化館應該充分利用數字文化館的優勢豐富線下文化活動。數字文化館可以豐富群眾的感官體驗,使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例如,數字文化館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為群眾提供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在打造線下體驗專區時,首先需要確保設置的體驗專區能夠讓群眾感受到數字文化館的優勢;其次在建設模擬數字文化館工程時需要確保對文化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最后需要關注用戶的參與和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數字文化館的作用。

打造24小時群眾文化陣地

以往的文化館通常在固定的時間開放,限制了群眾獲取文化服務的便利性。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文化館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一時空限制。群眾不需要走出家門,只要在線訪問數字文化館的平臺,就可以享受到各種文化服務;诖,在互聯網新形勢下,文化館要想創新群眾文化,就要積極建設數字文化館,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務。

以北京數字文化館為例,該文化館通過多樣化的服務和靈活的方式,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全面、便利的文化服務。例如,群眾通過“文化動態”界面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文化活動、展覽和講座等信息;“在線學習空間”能夠滿足不同群眾的學習需求;群眾通過“網上展廳和特色資源”可以在線欣賞各種藝術作品和文物等?傊,北京數字文化館是一個以數字化服務為核心的文化館,其利用數字化技術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為群眾提供了多樣化的文化服務。

建立群眾需求反饋機制

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就是群眾,因此文化館必須及時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在互聯網背景下,文化館要想創新群眾文化,必須建立完善的群眾需求反饋機制,通過線上投票等方式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并根據反饋信息為群眾提供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動?傊,通過收集群眾的反饋意見,文化館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確;顒幽軌驖M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營造更廣闊的群眾文化活動空間,提供更加周到的文化服務,促進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

本文就文化館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其在互聯網新形勢下出現的服務新特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創新群眾文化的策略。在互聯網背景下,文化館要想創新群眾文化,就必須積極建設數字文化館,這也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文化館作為傳播文化的載體,應該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積極采用互聯網技術,建設數字文化館,進行數字化管理,不斷豐富文化內容,吸引更多群眾,實現文化傳播,以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

(作者單位:太原市萬柏林區文化館)

[1]李甜甜.淺析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J].參花(上),2023(04):128-130.

[2]郝玉.基于“數字文化館”的群眾文化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0(14):36-37.

[3]莊育雄.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05):233-234.

[4]呂典發.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文化工作創新與發展[J].藝術品鑒,2020(09):363-364.


站群導航
版權所有:《文化產業》雜志社    糾錯電話:0351-4120998 郵 編: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南路云路街2號  投稿郵箱:whcytg@163.com

晉ICP備2021019266號-1 | 國內統一刊號 CN 14-1347/G2 |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3520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 1400004000083 | 郵發代號 22-415 |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12377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www.aimei99.com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蒼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鈕 seo seo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试看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精品天堂无码久久亚洲欧洲_国产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