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創新保護时间:2023-09-11 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流域文化遺產是甘肅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F結合甘肅省實際情況,首先就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進行概述,其次結合保護現狀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從文化政策建設、文化資源整合、文化產業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創新性保護策略,以期更好地促進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傳播。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別是在進入文明社會之后,黃河流域長時間被視為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并基于此衍生出了大量地域文化;其中不僅蘊藏著燦爛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還蘊藏著朝代變遷、歷史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制度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主體,更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而保護、傳承與弘揚黃河文化是延續中華文明的重要途徑。甘肅處于黃河流域上游,黃河從遠古奔來,在攜黃土高原厚德載物的同時,也打造了甘肅修長蜿蜒的版圖,留下了一幅幅美景畫卷,同時開啟了璀璨的華夏文明。甘肅的沿黃河流域有著占全省80%的人口和生產總值,黃河不僅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文化,也構建了甘肅獨有的黃河流域文化體系。為此,現結合甘肅黃河流域的實際情況,對其文化遺產進行梳理,以期促使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聯動,助力黃河流域文化實現高質量保護和發展。 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創新保護的價值 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積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黃河全長5400多千米,其中1/6的部分在甘肅,途經甘南、臨夏、蘭州與白銀,奔騰浩瀚,共計913千米,為甘肅貢獻了璀璨文化,留下了豐富資產,有著較高的文化價值。黃河流域文化是甘肅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甘肅堅定文化信仰的根基。傳承、發展黃河流域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延續歷史脈絡,能夠為新時代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素材。 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古至今,黃河一直都是我國各民族、各地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的紐帶,黃河流域更是中外文明交通互聯的主渠道。帶動黃河流域文化走向快車道,能夠促使甘肅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建立起緊密聯系,與沿線地區文明形成民心互通、搭設絕佳的文化傳播渠道,促進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基礎。 有利于促進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國第二大河流,黃河自西起向東而流。黃河流域是非常重要的生態、經濟帶。2020年,黃河流域創造了25.39萬億元的生產總值,其中,甘肅生產總值達6233億元,養育了1852萬甘肅人口。根據甘肅區域發展戰略,帶動黃河流域文化實現高質量發展,能夠幫助黃河流域相關資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利用,并以黃河流域文化為引領,帶動地區經濟轉型。 黃河流域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現狀 文化保護的整體性、系統性不足 黃河流域作為甘肅非常重要的經濟、文化傳播帶,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涉及文學、歷史、科學、藝術等。目前,甘肅基于黃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羊皮筏子、藏族唐卡等,已有493項省級、83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7名省級、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沿線構筑起9家博物館,并打造了“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推出了一系列優秀文化作品以及社會服務、學術講座等相關活動。但從實際來看,黃河流域文化保護的系統性和整體性還不夠。一方面,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和創新發展的力度還有待加大,尤其是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對區域文化資產的調查和認定;另一方面,現階段關于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傳承的學術成果還缺乏應用性。此外,當前甘肅黃河流域各種遺址的考察、開發工作,以及文化遺產的宣傳和展示等相關工作還未形成體系。 發展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黃河流域文化保護成為沿線地區傳統文化傳播、弘揚的重要任務。甘肅也積極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將黃河流域文化與旅游聯系起來形成產業化發展,實現了較好的文化傳播,展現出特色鮮明的黃河名片。2023年大數據監測結果顯示,3月蘭州黃河周邊景區景點綜合客流量達到109.43點,環比增長64.04%,其中,正寧路夜市—南關夜市的客流指數為301.68點。但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甘肅的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表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征,其中,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等是熱門景點,與之相比,黃河大峽谷、封臺山等景區的收入情況并不理想,與打造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還有著較大差距。 保護力度不夠,政策銜接不足 文化旅游資源通常表現出見效較快、開發周期較短、市場前景廣闊等諸多特征,但該類資源本身又有著較強的人文性和綜合性,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充分考慮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所帶來的長遠效益,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近年來,甘肅結合黃河流域在本地的實際情況,頒布了大量的政策、措施,編制了《甘肅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重點開展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見下表,取得了較為突出的實踐成效。 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典型措施表
伴隨文化發展環境的持續變化,甘肅省各市(州)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帶動黃河流域文化的保護和傳播,以至于區域文化發展呈現出同質化特征,不利于黃河流域資源的整合與調配。以節慶活動為例,甘肅現有黃河流域文化旅游主題節慶活動共計20種,包括伏羲文化節、浴佛節、敦煌葡萄節等,但文化發展資金有限,財政投入力度不夠大,導致區域文化和旅游的發展表現出經濟發展、生態環境、遺址遺跡等無法有機平衡的狀況,從而嚴重阻礙了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時也給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諸多限制。 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創新保護策略 強化文化政策引領,逐步提升保護效能 文化治理是甘肅提升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軟實力的重要手段。甘肅在推動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創新發展期間,應當重視政策引導,提升文化治理的比例和持續性評估標準,以此提高基層政府對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同時,借助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激發甘肅省各部門主動參與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保護效能,對甘肅省現有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整合,構建文化“大棋盤”,;、促發展,開創文化強省文化治理新格局。甘肅省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或學科專家共同參與到對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中,形成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專業化監督管理新模式,并重視對文化主體責任工作的透明化建設。政府在配合各個部門、專家開展文化建設期間,需要樹立大局觀念,形成全省范圍的系統化、整體化治理。此外,政府還必須梳理好參與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各個部門的職責,結合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建設要求,明確配合機制、運作流程,將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滲透到每個部門的日常工作中,形成聯動社會各方面、各體系的“全盤化”治理新范式。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推動文化資源整合 甘肅省在推進文化強省高質量發展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引領,逐項落實相關決策部署,全面展現甘肅黃河流域文化的文化底蘊,以促進文化資源整合優化成為“出擊點”,持續強化黃河文化的服務效能以及精神引領、創新競爭等功能,帶動甘肅省成長為全國文化綜合實力較強的省份。不論是從國家層面來看還是從地區發展來看,文化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不可撼動的。不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其他文化,都需要被深入挖掘,這是文化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甘肅在推動黃河流域文化創新保護的過程中,必須加大對其的財政投入力度,將其納入公共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經費管理模塊,并作為重要評估指標,分級分類構建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利用項目庫。同時,甘肅省相關部門還要統籌和協調好文化和旅游財政資金,構建起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基金體系,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完善扶持政策,形成以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為基礎的文化自信體系。 發展“文化+”新業態,促進保護良性發展 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主體加入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創新保護行列,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市場、社會三者共同治理,可以帶動文化產業共同發展。甘肅在帶動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高質量轉型的同時可以打造“文化+”新業態。從地方產業實際情況出發,推動經濟與文化有機融合,從而保證雙方均能同時達到協調發展的目標。挖掘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與特色,可以助力甘肅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一是“文化+科技”融合發展。以甘肅旅游發展為例,甘肅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資源,可以以此為基礎創新性引入現代化、數字化技術,配合多種線上文化活動,盡快構建起全新的網絡互動體系,確保廣大群眾和文化愛好者能夠充分掌握各種文化活動動向。依托現代化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構建全新的線上互動模式,同時將線下各種主題文化活動制作成視頻上傳到公眾號上,這樣不僅可以讓更多公眾掌握各項演出情況,還能使公眾在了解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同時對其進行評分;而轉載量較大、評價較高的活動,能夠為后續活動的舉辦提供參考借鑒。二是“文化+新媒體”融合發展。在保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期間,要想實現更好的文化傳播效應,就必須采用時代營銷模式,從網紅營銷中汲取經驗,構建起與廣大群眾垂直雙向互動的數字化傳播機制,通過對廣大群眾的深度“種草”和傳播營銷,實現對文化資源與內容的拓展。具體而言,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借助網紅效應,對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活動進行直播、短視頻拍攝,并借助大V賬號進行文化信息、活動情況的傳播,從而提升文化活動在網絡上的影響力。三是“文化+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在甘肅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創新保護中,必須加快產業新業態模式的生成,這樣不僅能使文化產業的各個環節建立聯系,還能增強文化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并助力集群內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合作與競爭關系。 綜上所述,數千年來,黃河滋養著甘肅這片大地,為其帶來了獨特的景觀風貌、豐富的物質資源和歷史文化。對此,甘肅省相關部門必須意識到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深入挖掘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構筑全新的保護機制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為黃河流域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