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期刊中心 >>文化傳承 >> 北海李家拳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详细内容

北海李家拳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时间:2023-05-02     作者:陳曉旭【原创】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是以武術技術為載體,農耕文化為基礎,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傳承、發展、完善的一種特殊的、具有中國鄉土特色的傳統文化。由于社會文化變遷等因素,北海李家拳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境,F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及田野調查法,以北海為調查地點,通過對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尋找其存在的問題,并從中歸納總結北海李家拳傳承與發展的規律,以期為北海李家拳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可行策略。

 

前言

李家拳主要分布在廣東省中部和西南部,含現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是流傳于北海市合浦縣一帶的傳統武術項目,它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結晶,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家拳是中國南拳五大流派中的一個拳系,其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2012年5月,李家拳及南蛇過垌被列入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然而,受社會變遷、地理、自然、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北海李家拳的傳承與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困境。本研究致力于對北海李家拳進行推廣,希望可以對當地文化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希望通過本研究,促進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以北海李家拳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及田野調查法,選取北海為田野調查地點,通過對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傳承、發展現狀的研究,尋找其存在的問題,并從其中探尋其傳承與發展的可行策略。

研究結果與分析

北海李家拳概述

李家拳主要分布在廣東省中部和西南部,含現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它是中國南拳五大流派中的一個拳系,其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中國“南方五虎將”之一的合浦人賴成己拳師為李家拳的代表。據1982年第3期《廣西體育史料》中《解放前廣西的武術活動》一文載:賴成己十分關心合浦地區的武術活動,為振興民族尚武精神,推動國術運動的發展,他常邀請地方上各門派的老拳師及武術愛好者座談,交流拳藝。經過多次傾談,賴成己成立了合浦地區第一個群眾性武術團體——“珠光國術社”!爸楣鈬g社”的新老拳師團結廣大武術愛好者,積極開展武術活動,經常組織人員到北海合浦農村等處巡回表演!爸楣鈬g社”還利用平時公演積聚的資金,免費進行南拳(李家拳)、太極拳教學。

北海李家拳傳承與發展現狀分析

經濟全球化影響了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農村傳統武術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傳承人是其必須重點關注的焦點[1]。掌握某一拳種技術及理論體系,并引導該拳種發展的重要人物,目前多處于自生自滅、自然自覺的狀態;但作為一項以人的傳播為主導的文化傳播,農村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研究只能從傳承者開始[2]?趥餍氖、耳提面命是傳統武術的主要傳承方式。不論是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學校的師生傳承,還是以民間社團為紐帶的社會化傳承,都需要依靠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傳統武術經常伴隨傳承人的存在而存在,逝去而消失。

經過調查,筆者了解到北海李家拳流傳至今,代表性傳承人共有三位:賴成己、陳同庠、黃永初。其中,賴成己、陳同庠兩位傳承人已故,現任傳承人黃永初為廣西合浦縣廉州鎮人,大專,自幼習武,1970年開始練習北海李家拳。在北海市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李家拳”基地成立,這對當地李家拳活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建館至今兩年多,由第三代傳承人黃永初執教舉辦的培訓班,學員共四百多人。其學員來自各地,包括北海市、廣州市等地,且從業范圍廣,包含中小學生、教師、回鄉大學生、在職及退休人員等。下表為李家拳的傳承人譜系。

李家拳傳承人譜系表

代序

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年

文化

程度

傳承

方式

備注

1

2        

3

賴成己

陳同庠

黃永初

1888年

1914年

1945年

小學

小學

大專

師承

師承

師承

已故

已故

李家拳主要由合浦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進行管理,但該單位的干部并無李家拳專業人才,只是偶爾去拳館跟練,對北海李家拳內在文化的了解不夠,無法把握李家拳的發展趨勢,致使其對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挖掘不全面、不細致,這嚴重影響了對李家拳文化的保護。

農村傳統武術文化屬于上層建筑,由經濟基礎決定,并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一方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是文化發展的基本條件,為文化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3]。因此武術文化的發展必然會受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沒有經濟發展作基礎,文化的發展將成為空話。另一方面,傳統文化會反作用于經濟。受限于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當地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打工,這使其人才流失嚴重。在合浦縣,從事李家拳研究或教學的人很少,目前只有黃永初一人在對其進行搜集和整理。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多年練習李家拳的武者并沒有深入了解李家拳中一些動作的意義,這并不利于北海李家拳文化的傳承。另外,北海李家拳缺乏人才,導致其文化傳承缺失,同時缺少創新,故其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北海李家拳文化傳承與發展面臨的困境

拳種文化缺失

經濟全球化極大地影響了民族文化的發展,農村傳統武術文化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焦點。由于北海李家拳的傳承方式是師徒口耳相傳,且拳師及傳承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相關武術書籍幾乎不存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發展[4]。傳承人是武術文化的代表人物,肩負著傳承武術及武德的重任。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傳承人的文化素養水平決定了武術文化的發展高度。目前,傳承人文化教育水平較低,嚴重制約了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發展。

傳承方式單一

中國傳統武術根植于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趥餍氖诘膫鞒蟹绞绞刮湫g難以大眾化,且在這種傳承方式下,若傳承者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無法繼續傳承工作,那么其傳統武術技藝將面臨失傳,繼而造成巨大損失[5]。因此,當前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急需進行改變。當前,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傳承僅靠傳承人進行,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傳承方式較為落后、固化[6]。

練習人員年齡分化,專業人才匱乏

在北海市合浦縣練習李家拳的學徒大部分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有部分大學生在假期跟著一起訓練,一部分教師、在職、退休人員也會偶爾跟著訓練,其目的是強身健體。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創業,為將來的生活作打算,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將北海李家拳淡忘,而練習北海李家拳的群體也會越來越少,這導致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存在后備人才不足的問題。長此以往,李家拳將慢慢失傳。

筆者在農村進行調查的過程中了解到,現在參與北海李家拳練習活動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很少有青少年,F在,青少年群體對李家拳等傳統文化的認識程度不高,不愿意去學習和繼承傳統技藝,更愿意將時間花費在電子產品上。即使出去運動,也會優先選擇羽毛球、健美操等運動方式。另外,許多青壯年因為要外出打工,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拳術,以至于農村很多小于40歲的人,都不太會打北海李家拳。隨著時間的流逝,長年居住在農村且會打北海李家拳的長輩會逐漸減少,而北海李家拳因為受現代社會發展的沖擊,練習者會越來越少,缺乏后備人才,久而久之,其便會隨著老一輩傳承人退出歷史舞臺慢慢失傳,直至消失。

缺乏資金支持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樣需要足夠的資金作后盾。在平時節假日,北海李家拳傳承人黃永初開辦傳承輔導班的活動都是義務免費的。但由于沒有得到政府的扶持,傳承人的生活補貼得不到落實,傳承人生活困頓,故其每年只能將假期辦培訓班獲得的培訓費作為全年的生活費。然而,開辦收費的培訓班,會導致部分學員放棄培訓。另外,目前合浦大型企業家贊助李家拳發展的活動尚未形成規模,其產業化開發有限,競賽活動也不多,使得北海李家拳的傳承與發展步履維艱。合浦縣旅游景區沒有利用李家拳打造品牌知名度,也沒有投資商以李家拳文化為內容包裝旅游產品?傊,北海李家拳缺乏資金支持,導致北海李家拳武術文化的整理、傳承、推廣工作都難以進行。

北海李家拳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策略分析

全面梳理拳種內容,建構科學技術理論體系

要想傳承發展好北海李家拳文化,就要全面梳理其拳種內容,建構科學技術理論體系。首先,正確引導拳師的觀念,使其主動將相關資料、武術技術貢獻出來,以便整理李家拳的文化特點,為其構建技術體系和理論體系,即結合需求者的不同特點,重新構建傳統武術技術體系,編排武術套路;整理農村傳統武術的技術理論與文化理論,讓理論指導技術,技術結合理論,從而構建更加完整的理論體系。其次,用現代科學(如運動人體科學、運動生理學等)解釋傳統武術中的問題,讓傳統武術更加科學[7]。

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培養現代化的武術人才

事實上,不論是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學校的師生傳承,還是以民間社團為紐帶的社會化傳承,都需要依靠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傳統武術伴隨傳承人的存在而存在,逝去而消失?梢哉f,武術傳承人及武術專業人才在傳統武術文化傳承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積極主動地尋找適合的武術人才,并根據大眾化需求,調整武術技術,讓農村傳統武術的練習內容更加簡單、多樣[8]。在教學方式上,要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積極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提高本地傳承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定期舉辦武術賽事或活動,吸引各地人才前來交流學習。完善武術相關設施設備,提高對學生的武術及武德教育水平。

加強政府對特色拳種的引導與扶持

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北海李家拳在資金、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注重對武術的宣傳和對民眾的引導,強化農村武術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農村武術文化管理體制,以保證傳統武術的發展及文化建設[9]。要合理配置傳統武術文化資源,強化管理,設置合理的獎勵及監督管理機制,使農村武術文化更加合理規范。另外,由于北海李家拳傳統武術的傳承人及老拳師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問題,傳承人生活困難,經濟貧困,而年輕人為了生存,失去了對武術傳承的興趣,這使得北海李家拳武術傳承一度遭遇危機。因此,要給予傳承人一定的經濟扶持,解決傳承人的生活問題,提高其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這對北海李家拳的保護傳承而言至關重要。

特色拳種結合旅游發展

發展武術產業也是保護武術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10]。以北海的武術為特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北海民間武術館,將武術與旅游結合起來,開發體育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到北海學習傳統武術,并以此為契機發展特色武術產品及農家樂,讓游客在北海品嘗美食,感受傳統武術文化氛圍的同時,購買武術產品,體驗學習傳統武術的樂趣。

結論

北海李家拳是北海地區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其傳承與發展受到社會關注,相關部門雖然采取相關措施加強了對北海李家拳的傳承與發展,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拳種文化缺失、傳承方式單一、練習人員年齡分化、專業人才匱乏、缺乏資金支持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通過全面梳理北海李家拳拳種內容,建構科學技術理論體系;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培養現代化武術人才;加強政府對特色拳種的引導與扶持;讓特色拳種結合旅游發展等策略,進一步傳承與發展北海李家拳。

 


        注釋

[1]杜壽高,王鳴駿,李佳靜,等.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研究[J].武當,2021(08):73-74.

[2]楊磊,朱玉群.傳統武術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3):140-142.

[3]肖亞康.新時代中原武術文化資源轉化開發研究[J].武術研究,2022,7(01):27-29.

[4]戴武君.淺談佛山武術文化當代價值與發展途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33):116-119.

[5]馬文友,汪明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武術文化品牌建設的四重維度[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2,21(01):73-80.

[6]袁安發.“生存空間”理論再認識:土家族武術文化在社會變遷中的生態危機及拓展途徑[J].武術研究,2022,7(06):25-27.

[7]袁安發,郭夢瑤.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土家族武術文化特征研究[J].中華武術,2020(07):121-123.

[8]車璐,陳飛,王曉東.武術文化傳承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體育文化導刊,2020(04):56-60+98.

[9]郭娟.弘揚傳統體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研究——以武術文化為例[J].武當,2023(03):79-81.

[10]向宇宏,巴義名.貴州省級體育非遺“畬族武術”文化闡釋及傳承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32):129-132+137.

 


 


站群導航
版權所有:《文化產業》雜志社    糾錯電話:0351-4120998 郵 編: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南路云路街2號  投稿郵箱:whcytg@163.com

晉ICP備2021019266號-1 | 國內統一刊號 CN 14-1347/G2 |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3520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 1400004000083 | 郵發代號 22-415 |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12377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www.aimei99.com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蒼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鈕 seo seo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试看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精品天堂无码久久亚洲欧洲_国产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