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时间:2023-04-20 摘要: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基層社區,都應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給予高度的重視。近幾年,廣場舞在我國較為流行,其是構建群眾文化體系的重要內容,F對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詳細分析,在明確廣場舞形式特點和藝術特征的基礎上,從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化素養;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積極構建群眾文化交流平臺;發揮廣場舞的各項優勢,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四個方面,探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廣場舞憑借自身的多元優勢,在群眾文化體系建設以及維持生活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了老年群體乃至青年群體的高度認可,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能夠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廣場舞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了廣場文化以及社區文化的豐富性,使群眾文化生活更加多元,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人民物質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背景下,廣場舞為群眾文化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社會大眾逐漸將廣場舞作為休閑娛樂的一種選擇。雖然不同群體對廣場舞的看法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在發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廣場舞的作用不容忽視。比如,許多社區定期組織居民開展廣場舞比賽,不僅能愉悅人們的身心,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還能使群眾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元。因此,相關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措施,對廣場舞的具體發展方向、活動類型、開展形式進行不斷調整與規范,提高廣場舞與群眾文化之間的契合度。 廣場舞的形式特點和藝術特點 廣場舞的形式特點 參與廣場舞活動的人以老年人為主,其中,女性占比較大。通常情況下,廣場舞活動由社會大眾自發組織,場所以學校操場、社區空地、公園等地為主,。雖然主動參與廣場舞活動的群眾較多,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引導,再加上政府部門對廣場舞活動的投入不足,導致廣場舞活動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擾民問題始終無法得到徹底解決,沒有形成一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當廣場舞活動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時,便會對提高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雖然廣場舞活動的形式較為親民,通常以社會大眾比較熟悉的方式開展,但由于參與人群較為單一,政府部門及社會機構對廣場舞宣傳工作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廣場舞始終難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作為一種群眾自發組織、主動參與的全新舞蹈形式,廣場舞在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專業的藝術指導和思想引領,規模始終無法擴大。此外,許多年輕人認為廣場舞比較“土”,參與熱情較低,導致廣場舞的受眾范圍無法擴大。 廣場舞的藝術特點 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社會大眾為實現健身、休閑、修身養性等目標,開始自發參與和組織廣場舞活動。廣場舞不僅形式活潑輕松、音樂歡快明朗、舞蹈動作簡單美觀,而且動作變化比較小,符合老年群體的認知特征和學習特點,她們只需花費少量時間便能輕松掌握動作要領。 廣場舞的形式多元、內容豐富,包括筷子舞、扭秧歌、扇子舞等,涵蓋了大部分的舞蹈形式。同時,廣場舞的隊形排列方式也十分靈活,能夠隨著參與人數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充分滿足社會大眾參與廣場舞活動的個性化需求。 廣場舞不僅能為參與者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而且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甚至在人員數量方面也沒有固定的標準,這可以保證所有人都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挑選合適的時間參與其中。廣場舞的表演形式極具靈活性,打破了常規舞蹈動作的束縛,這有效避免了因動作難度太大而降低大眾參與熱情的問題,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地位 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廣場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較為尷尬的位置。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廣場舞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但是人們對廣場舞的認知始終不夠深入。究其根本,主要是人們對廣場舞的作用和價值缺乏了解,使廣場舞遭到了大量的質疑和批評;再加上開展廣場舞活動的場所通常以公園、廣場為主,高分貝的音量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使得一部分人對廣場舞產生了厭惡情緒。 現階段,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不再局限于提高家庭經濟收入,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方面。廣場舞恰好能滿足人們的這些需求,因此,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群眾文化發展水平和建設程度雖然呈明顯上升趨勢,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形式單一,而且種類較少。因此,廣場舞在發展的過程中應不斷豐富形式和內容,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活動需求、社交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整合相關資源,以集體活動的方式充分發揮廣場舞的作用與價值,確保人們只需抽出一點時間就可以參與廣場舞活動。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作為一種新型舞蹈形式,廣場舞以傳統舞蹈為基礎,結合各種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大量現代化思想,推陳出新,憑借簡單的動作和活躍的節奏,受到了社會大眾的高度認可與喜愛,成為人們日常休閑、鍛煉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在我國文化事業整體發展水平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逐漸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在此過程中,為了使廣場舞在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應該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借助多元渠道,發揮廣場舞的各項功能和作用。 提高群眾文化生活的豐富性,提高群眾文化素養 在我國社會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投入到工作中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導致一部分人的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精神狀態也欠佳。這不僅影響著個人的發展,還會對社會經濟水平產生嚴重的制約。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能夠使人們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人們通過跳廣場舞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當人們主動走出房間,與他人積極溝通交流時,不僅能夠舒緩生活和工作中的緊張情緒,提高身體的素質,還能通過廣場舞中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實現身心健康發展以及促進文化發展的目標。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廣場舞源于鄉村舞蹈,精神內涵較為豐富,通常會將充滿朝氣、積極樂觀的內容加入其中,使人們在參與廣場舞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亢奮的狀態,充分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廣場舞的參與群體主要是老年人,因此,簡單的舞蹈動作加上節奏鮮明的音樂,不僅能降低廣場舞的難度,吸引更多人主動參與其中,還能增強廣場舞的藝術性和趣味性,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華,個人素養不斷提升。 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通過參加廣場舞活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加頻繁、深入。在此過程中,人們的壓力得到緩解,并獲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心理健康得到充分的發展,文明素質得到不斷提升,這對于推動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廣場舞的核心宗旨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因此,廣場舞通常會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在內容方面,廣場舞以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為主旋律,不斷為自身注入新鮮血液,提高自身生命力,在社會大眾中發揮了教化、引導作用。社會大眾在參與廣場舞活動時,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主旋律的影響,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且及時糾正個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此一來,廣場舞促進文明建設,豐富地域文化的目標就得以實現,在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發展以及提高文化建設水平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構建群眾文化交流平臺 由于廣場舞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因此,其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使得廣場舞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文化交流與文化傳承的責任,不僅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構建了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還能全面提高社會大眾的精神境界。 廣場舞所構建的群眾文化交流平臺不僅自由度高,而且接納度、包容性較強,能夠為任何群體和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在該平臺上,人們的藝術創造力、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文化交流機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在這一過程中,廣場舞成為人們進行文化交流的橋梁,能夠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水平全面提升。 比如,許多人對于將傳統秧歌與廣場舞結合的方式較為熟悉,但是對“五禽戲”與廣場舞的結合卻感到陌生,甚至有一部分人從未聽說過“五禽戲”!拔迩輵颉笔怯缮襻t華佗創編的一套養生健身功法,2011年就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拔迩荨敝傅氖腔、鹿、熊、猿、鳥這五種動物。通過將不同動物的代表動作與廣場舞完美結合,以當下較為流行的方式積極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目前,以“五禽戲”為主題的廣場舞形式較多,內容豐富、仙氣十足,被許多專業人士評價為:方方正正,干凈利索,手、眼、身、法、步全部到位,值得推廣。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傳承與發展的核心,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利用廣場舞充分體現時代精神 廣場舞不僅充分體現了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還通過其娛樂性和業余性充分詮釋社會大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當前生活的認同,是人類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的具體表現。隨著廣場舞內容的豐富,一些民間藝術團體開始在廣場舞中加入一些體現時代精神的元素,使人們在參與和觀看廣場舞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時代精神,增強人們的愛國情懷。 現階段,廣場舞在我國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位也明顯上升。但是廣場舞出現和發展的時間較短,需要與群眾文化進行不斷磨合、調整,再加上群眾文化與廣場舞之間的聯系不斷加深,因此,必須對廣場舞的發展方向和活動形式進行全面優化與完善,從而更好地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廣場舞的發展,為其提供各種幫助,系統梳理廣場舞發展的脈絡,明確廣場舞發展的方向,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引導廣場舞朝著更好的方向不斷發展,使廣場舞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要想讓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還要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充分融入廣場舞中,借助廣場舞群眾廣泛參與的巨大優勢,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走出去。
注釋 [1]趙海存.廣場舞引領群眾文化新風尚——山東省廣場舞開展情況綜述[J].人文天下,2015(14):110-112. [2]李云勇.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影響及存在問題與解決建議[J].戲劇之家,2017(16):199-200. [3]岳良權.淺議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推進廣場舞發展的措施[J]. 速讀,2015(05):313. [4]鐘明英.廣場舞你到底該何去何從——淺談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利弊現狀[J].企業文化,2014(08):277. [5]楊玉青.新形勢下廣場舞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J].大眾文藝,2020(03):15-16. [6]于躍歡.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分析及發展建議[J].散文百家,2020(03):5. [7]樊長慧.關于發揮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生活中作用的策略探討[J].文藝生活,2020(30):236. [8]王玉榮.新時期廣場舞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探究[J].魅力中國,2020(41):34. [9]杜惠琴.淺談如何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春歲月,2019(07):233. [10]蔣廷會.淺談廣場舞是衡量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尺——廣場舞與群眾文化生活的聯系[J].中外交流,2019(31):96. |